搜索: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教育是有生命的
2011-08-09  来源:科学时报
 
我个人认为,人是有缺陷的。“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只是对一半,人是需要教化的,任何人都有私心,任何人都有惰性。我们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去教化学生,使每个学生克服不足和惰性,把学生教化成人。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都具有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力。所以,教育的责任是通过教育者的教育、教化,至少让每个进入大学的学生都能上好学、找好工作、有好前途,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公民。我们不谈最高纲领,但教育最少应该有这样一个底线。
 
可以说,我们整个学生群体可以概括为“3个1/3”,即:拔尖人才和优秀人才约占1/3,其中10%是拔尖人才、20%是优秀学生;较为优秀的中等学生约占1/3;一般水平和相对落后的学生约占1/3。
 
我专门进行了统计,每年约有10%的学生不能按时毕业,大多是由于几门课不及格无法顺利毕业。我们的学生都是经过寒窗苦读,以优异成绩考入川大的,却由于考试不及格,拿不到文凭。这不仅影响自己的前程,甚至给家庭造成负担,最终他本人也可能失去自信心,一生受影响。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实际上是每个教育管理者应该承担的责任。
 
学分制缺少严格管理,同一个宿舍或者同一个班的学生可以不用集体行动,一些自制力较弱的学生控制不住自己的惰性,可能在宿舍睡懒觉不去上课,甚至旷课玩网络游戏,个人情绪可能失去控制。面对这些情况,我们一些教育者却认为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缺乏对学生的热情关怀和严格要求。我认为,学分制本身是一种好的制度,必须坚持下去,但要不断完善。经过我们的努力,现在学校毕业生中不能按时毕业的学生比例已经降到6%左右,我希望这个比例能降到3%,这个目标能否实现,本身就是每个教育者的责任。
 
教育的生命是什么
 
我曾看到一则消息,引发了我思考教育是否有生命。1995年因特网刚刚产生时,一位美国科学家就在预测,30年后世界上纸质报业就会破产。实际上,15年后,美国几家大的纸质报业就已经相继宣布破产。那么,具有围墙的大学会不会破产?我认为,教育不同于报业,无论高科技发展速度有多快,信息传递有多迅捷、广博,教育都不会破产,因为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的双方都是充满活力、富于个性的个体。教育的过程,特别是在围墙里面的大学校园,教育的生命体现在教与学的互动和情感的投入。
 
温家宝总理曾讲过:“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对孩子、对学生要关爱,要宽容,要耐心,这样才能体贴入微,把他们教育好。”因此,教育的生命在于爱心的传递,在于教与学的互动、情感的投入。
 
我们对教育生命的领悟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如果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只是照本宣科,那就没有体现出教育的生命,老师只有带着情感、爱心去讲课,才能真正体现出教育的生命力。我想,每个能够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都不会缺乏知识的教育、技能的培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学生可以利用各种信息渠道获取知识,但往往缺失一个青年学子最需要,也是最宝贵的人文关怀。
 
教与学的互动、启发,哪怕是教师在课堂上一个简单的提问、鼓励和鞭策,都可以从细节中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一种对学生的热爱。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营造一种“大爱”,真正把每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关爱。我们每个老师要把爱心体现在课堂上。既要教会他们学习、做事,更要教会他们明理、做人;既要在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关怀,更要敢于要求和管理学生。
 
我认为,老师上课不在于给学生讲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
[上一页]  [1]  [2]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