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京市“十二五”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发布
2011-09-28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记者:《规划》中提出了将打造“科普原创之都”的概念,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有哪些具体做法?
 
北京市科委:科普创作是一个城市科普能力的重要体现。“十二五”期间,我们期望通过实施科普精品工程,将北京打造成为“科普原创之都”。
 
目前,科普已不仅单单停留在概念上,由此衍生的产业链正在不断显现。促进科普产业发展,是我们未来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将积极探索科普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制定促进科普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选择部分科技(普)文化资源密集、科普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建设若干科普产业集聚区和科普设计示范基地。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积极促进科普与设计、出版、影视、动漫、游戏、会展等产业的融合,推动科普出版、科普展览展品开发制作、科普影视文艺作品创作、科普软件开发等科普产业竞争力提升,推动科普产业跨越式发展。研究制定科普产品评价标准,不断提高原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创造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北京科普”品牌,将北京建设成为辐射全国的科普产业中心和原创之都。
 
未来也将积极推进科普图书与科普影视文艺作品的创作和科普动漫与互动产品研发。联合在京出版机构,打造若干科普出版创意工作室、科普创作基地,建设北京科普创作平台。利用北京地区各类文化创意、科技资源,培育一批科普动漫工作室,鼓励动漫企业与科研机构联手,将科技成果、科研历程、科学家事迹等科技素材转化为公众喜闻乐见的动漫题材,重点扶持一批高水平、成系列的原创科普动漫作品。
 
记者:“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在推动中科院等院所高校的高端科技资源实现科普化方面有突出的成绩,“十二五”时期在科技资源科普化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北京市科委:这是今后一段时期需要重点投入的工作。我们在《规划》中提出,未来五年将重点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包括推动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向社会开放,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建设首都科技成果展示平台等。
 
结合前些年的工作经验,我们将继续引导和支持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面向社会开放,鼓励各机构利用科技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推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国家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社会开放日”活动机制;挖掘科技型企业的科普潜能,推进科普示范企业建设。鼓励各机构积极配合素质教育改革,发挥各机构的科研资源优势,参与学校创新教育,搭建科技后备人才培育平台,拓展中小学生的学习视野,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资源。
 
我们也将推动科技成果面向广大公众进行宣传普及,列为科技计划项目考核指标,鼓励非涉密的国家级和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及时向公众发布研究进展及成果信息,积极推进科技计划项目的科普资源开发工作。
 
未来我们将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结合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等建设,搭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展示平台等一批首都科技成果展示平台。
 
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配合体制机制的创新,我们将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具体落实。
 
记者:在《规划》中,将提升首都科普资源高端辐射能力列为了重要内容,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北京市科委:北京作为首都,科技资源十分丰富,科普能力走在全国前列,理应在为本市做好支撑作用的同时,发挥高端辐射带动作用。
 
“十二五”时期,我们将依托首都经济圈,建立京津冀科普联盟体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实现区域内科普信息、科普场馆、科普人力等资源的共享和相互转移。通过联合举办活动、共同举办同主题活动、促进人员学习、开展工作交流等方式,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科普合作。充分利用首都科普资源优势,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科普工作水平提升。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此外,我们也将组织开展国际科普交流活动,广泛推进政府和民间的国际科普合作,建立与海内外、国内外在科普人力资源培训、科普展品研发、科普展览举办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机制。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普资源,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普理念,不断提升北京市的科普能力,促进北京市科普工作的国际化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