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科技投入增量应惠及更多科研人员
2011-12-08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更为严重的是,过多的重大项目的设立败坏了学术界纯净的学术氛围,导致学术界拉帮结派、换票行为蔓延,各种不端行为防不胜防。同时,学术资源过度集中,导致资源的边际效用递减,严重妨碍了正常竞争的展开,人为制造马太效应。由此就出现了各类重大项目运行的黑色幽默:申报时,信誓旦旦拍胸脯;结题时,挥挥衣袖拍屁股。
 
迫切需要提升科技发展水平
 
造成公众对于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严重不信任来自于两方面因素。
 
其一,当下中国的群体心态比较急躁,对自身生存压力的体味,加剧了这种急躁心态的涌现,公众对于科技寄予了太高的期望。
 
近年来随着投入的增加,科技进步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群体期望值的提升速度。这种落差让群体急躁的心理感到巨大落差与失望情绪,这种因素造成了公众对于科技人员不满情绪的增加。
 
其二,由于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合理,管理部门热衷于搞大项目,导致大项目很多,大成果却很少、鲜有几件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的成果。那些拥有大项目者摇身变为科技界的富翁,国内、国外飞来飞去,科技界演变为忽悠的江湖,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科学家形象的认同;而大多数普通科技工作者仍然在为基本科研条件苦苦挣扎。
 
这种反差,也造成了来自科技界内部不满情绪的蔓延。于是两种合力共同促成了人们对于经费使用状况的不满情绪。
 
客观地说,中国人大多是比较节俭的,科技界也同样如此——中国科技界的老板是世界上最吝啬的一群:对学生、对雇员都是斤斤计较。原因在于,对大多普通科技工作者来说,争取到一点科研经费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岂敢浪费。能够浪费得起的都是那些拥有大资源而又花不完的人。
 
基于此,为扭转公众日益增加的对科技的不满情绪,以及真正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就是当下科技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改革当下落伍的考评体系,大范围缩减那些所谓的重大项目的立项数量,把每年的科技投入增量用于最广大范围的科研人员,让科技界在这段时期内积蓄力量,提高我国的科技总水平。当整体水平提升了,科技事业自然会有重大成果出现。
 
其次,取消荒唐的到期强行收走政策。这不明摆着让人们胡乱挥霍吗?
 
第三,增加合格科研人员的保障经费供给范围,适当扩大基金中用于人员经费的支出,减少无序竞争以及科研时间的浪费,让科技界真正沉下心来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为中国以及世界贡献出他们的智慧与希望。
 
(作者李侠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上一页]  [1]  [2]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