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内博士后培养再起航遭遇质的尴尬
2012-09-26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博士后 培养
国内博士后的工资还不如普通本科生,出国做博士后薪水却能养活一家人,这成了当下我国博士后待遇的写照。如何为博士后安心科研提供稳定的物质与精神的制度保障,已经成为摆在国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实验室被科技部评了两次优秀,软硬件并不比国外差,但就是招不到优秀的博士后,应聘者寥寥无几。”
 
这是不久前在太原召开的全国博士后培养机制研讨会上,某位“985工程”高校校长的一句感慨。事实上,这样的感叹并非这一位校长所独有。招不到优秀的人才,似乎已成为当下博士后培养问题的一个缩影。不仅如此,如今我国的博士后制度正面对着科研成效偏低、国际化程度不高等培养质量上的拷问。
 
相比上世纪80年代博士后制度的引入、初步发展,清华大学副校长邱勇指出,我国的博士后制度进入再起航阶段,进一步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那么,在现实层面上,都有什么因素羁绊着博士后制度再起航的脚步?
 
尴尬的“2.9%”
 
博士后制度设计之初,最主要是吸纳新近获得博士学位的人群,培养他们独当一面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然而,一组数据让中国高校校长面露难色。根据北京大学2011年发布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高校博士生毕业后的去向有43.9%选择进入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有10%选择进入科研设计单位,仅有2.9%选择在国内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博士后进站经济成本和出站求职风险日益加大。”邱勇解释,严峻的就业环境和生存压力,使得不少有学术进取的博士毕业生不得不望而却步。另外,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从科研开发和人才战略出发推出一系列政策,国内优秀博士到国外做博士后的人也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记者也了解到,如今的高校博士后流动站中,企业博士后明显增加,在职人员成为博士后的重要来源之一。大量企业人士、在职人员进入博士后梯队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研讨会上,厦门大学副校长孙世刚表示,在职人员的进入一方面有助于产学研成果的转化,但同时也存在若干问题。“企业博士后主要从事企业的具体项目研发或产业化实践研究,在申报科研基金的竞争实力和成果发表方面相对较弱;在职人员进站作研究,一般都要兼顾所在单位的本职工作,研究精力分散自不必说,成果归属也常成为争议的问题。”
 
与此同时,一些“动机不纯”者也“混”入了博士后队伍。邱勇表示,一些博士毕业生基于没有找到工作、工作不理想或解决户口等现实问题,选择在国内读博士后。“求学背景、知识结构各异和动机相对不纯导致研究工作的源动力不足,而且这些博士后常常为出路担忧,这种功利动机与浮躁焦虑的心态使之难以踏实作研究。”
 
入口、体制制约科研成效
 
在邱勇看来,博士后生源状况直接影响博士后的培养质量,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科研成效偏低。
 
“博士后在站期间的科研情况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是评价博士后工作成效的主体部分。但是,目前国内博士后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与获得的基金资助项目数偏低,发表论文数量(尤其是高水平的论文和论著)偏少,发表论文期刊层次偏低,科研成绩不显著。”邱勇说。
 
对此,孙世刚表示,造成这一现状的另一个重要体制原因是,博士后的培养周期与科研周期不匹配。“国家社科基金的项目一般是3年的周期,尽管一些博士后有很好的想法,可是到了专家组,由于考虑到其培养周期只有2年,最终没有通过。”
 
此外,一些管理上的规定也成为博士后培养的桎梏。孙世刚举例,本校的博士毕业生不能直接进入所在单位的同一个一级学科做博士后,导致特别优秀的博士生无法留下来,如果科研周期较长,即使有好的课题思路也常常继续不下去。
 
对此,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张文栋有着同样的感受。
 
“博士后在站时间应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延长或缩短,以确保他们能够较为深入地参与科研项目。”张文栋建议。
 
孙世刚表示,交叉培养对于综合性大学较好处理,为了继续本学科研究,博士后往往会在其他学科的导师下挂名,仍然跟原导师进行研究;但对于某些一个方向只有单一学科的大学,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不应该强制博士后换方向、换学科,而是要尊重他们的研究兴趣,依据科研任务进行选择。”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