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修复”凝胶 有望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
2015-12-10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德克萨斯大学科克雷尔工程学院的研究者们首创性地研发出一种自修复凝胶。这种新型自修复水凝胶,可以在无外界刺激的条件下实现自我修复,并具有超高的电导率、生物相容性和渗透性,有望代替金属导体而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生物传感器以及储能电池等。
研究者Guihua Yu说:“在过去的十年,自修复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已经非常普及,但是这是第一次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修复。过去研发的自修复凝胶,往往需要光或热去修复裂纹,或者在电路和电池中实现自我修复。”
Guihua Yu研究团队通过结合两种凝胶来研制这种新型自修复凝胶:一种自组装金属配体凝胶来实现自修复功能和一种高分子水凝胶作为导体。
《纳米周报》九月份出版的一篇论文中,Guihua Yu介绍了自修复混合凝胶。自修复混合凝胶的第二种成分是金属配体的超高分子量凝胶——三联吡啶分子作为骨架,锌原子作为结构粘合剂。当分子受到破坏时,这种结构使得材料可以实现自我修复功能。
当超高分子量凝胶插入高分子水凝胶基体时,形成混合凝胶,其机械性能和弹性同时增加。
Guihua Yu认为自修复凝胶不会代替传统的金属导体,但是可用作软接头,作为电路的其他部件使用。
该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 Nano Letters 上。

图注:自修复的超级凝胶被切成两半后仍可支撑自身重量
研究者Guihua Yu说:“在过去的十年,自修复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已经非常普及,但是这是第一次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修复。过去研发的自修复凝胶,往往需要光或热去修复裂纹,或者在电路和电池中实现自我修复。”
Guihua Yu研究团队通过结合两种凝胶来研制这种新型自修复凝胶:一种自组装金属配体凝胶来实现自修复功能和一种高分子水凝胶作为导体。
《纳米周报》九月份出版的一篇论文中,Guihua Yu介绍了自修复混合凝胶。自修复混合凝胶的第二种成分是金属配体的超高分子量凝胶——三联吡啶分子作为骨架,锌原子作为结构粘合剂。当分子受到破坏时,这种结构使得材料可以实现自我修复功能。
当超高分子量凝胶插入高分子水凝胶基体时,形成混合凝胶,其机械性能和弹性同时增加。
Guihua Yu认为自修复凝胶不会代替传统的金属导体,但是可用作软接头,作为电路的其他部件使用。
该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 Nano Letters 上。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江苏海洋大学李成杰团队 ACS AMI:可重加工自修复的橡胶基导热界面材料用于热管理 2025-07-20
- 聚烯烃材料自修复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 天津大学潘莉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仿生双晶相协同设计实现高强度智能自修复 2025-07-17
- 江苏科技大学赵正柏/李为立团队 JCIS:用于各向异性导热胶膜开发的自修复、可回收和高性能交联聚合物的制备 2025-07-15
- 海南大学张晖/杜杰教授团队 Adv. Sci.:年糕启发的纹理化Janus水凝胶-用于身体信号传感与人机交互的柔性电子皮肤新突破 2025-08-02
- 四川大学李忠明/周生洋/杨红丽 Adv. Sci.:低溶剂化的柔韧纤维素凝胶电解质 2025-08-01
- 福州大学赖跃坤教授、黄剑莹教授团队和安徽农业大学朱天雪教授 AFM:突破水下传感瓶颈-多重交联抗溶胀导电水凝胶助力两栖运动监测 2025-07-31
- UCLA贺曦敏教授团队《Adv. Mater.》:基于数字光处理投影光刻的液态金属印刷技术制备高导电可拉伸柔性电路 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