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者介绍 >> 列表
华东理工大学林嘉平教授
林嘉平教授(左)作客长春应化所“高分子科学系列讲座” 林嘉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校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高分子液晶、共聚物自组装、生物高分子等研究。已在Macromolecules,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Biomaterials 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近百篇文章。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日本学术振兴会联合资助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国家“863”高科技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防科工委重大项目等资助。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曙光学者,2004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学术兼职 《功能高分子学报》主编、《高分子学报》编委、《建筑材料学...详细>>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闫东航研究员
闫东航,1963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长春应用化学所先进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RCAOE)主任,薄膜物理研究组组长。 198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88年获得长春应用化学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德国Mainz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开始在长春应用化学所工作,1997年晋升为研究员。从1999年起任RCAOE主任。工作期间曾于1997年访问美国阿克隆(Akron)大学从事合作研究,2000年访问加拿大卡尔顿(Carleton)大学从事合作研究。目前,闫东航研究员还在吉林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做兼职教授。 闫东航研究员一直从事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运用高分子...详细>>
天津理工大学马建标教授
马建标,1959年8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理工大学校长。 1981年12月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1984年12月和1987年12月分别获郑州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和北京医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博士学位;1988年1月至1989年6月在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此后留校任教。1990年晋升副教授,1992年晋升教授,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至1994年赴英国Strathclyde大学和Manchester大学从事合作研究。 马建标教授曾任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兼任教育部理科材料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详细>>
香港科技大学中科院院士唐本忠教授
唐本忠,1957年2月出生,高分子化学及材料科学方面的专家,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的首席(讲座)教授。 1982年1月获得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专业的学士学位,1983年4月至1988年3月在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院,攻读高分子化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4月至1994年6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同时为日本NEOS公司中央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94年7月开始在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工作,2005年7月被聘为教授,2008年7月晋升为首席(讲座)教授。另外,从2006年3月至今,被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聘请为“光彪讲座教授”。 唐教授专注于以三键炔烃化学为中心的新高分子研究领域。传统链聚高分子科学基本建立在双键烯烃化学的基...详细>>
南京大学薛奇教授
薛奇,南京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无锡人。 1945年生,196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同年分配至江苏徐州电化厂任技术员。1978年作为国内恢复研究生制度后首批硕士生考入南京大学,1980年1月被派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西凯储留大学留学,1983年毕业于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高分子科学系,获博士学位。赴美留学期间,他在著名高分子物理权威库尼格教授指导下从事复合材料界面结构研究工作,其成果受到美国联合化工公司的重视,一再挽留他毕业后到该公司工作,并三次邀请他去作学术报告。1984年回国,执教于南京大学化学系,于1987年12月晋升为教授。先后担任国家教委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材料...详细>>
上海交通大学印杰教授
印杰,1964年2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分管人才培养(含本科生、研究生及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招生。 1992年获英国Lancaster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晋升教授,1998年起任博士生导师,2002年1月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2004年9月起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至今。现为中国化学学会高分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学会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如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光化学、光物理、聚酰亚胺材料等。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上百篇(其中包括Advanced Material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P...详细>>
浙江大学李伯耿教授
李伯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主任。 1982年1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高分子化工专业,1984和1987年先后在该校获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先后在英国拉夫伯勒大学化工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作访问学者,1994年起任浙江大学教授,1995年被批准为博士导师;2001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任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化学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工程与工艺分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等学校化学化工教学指导...详细>>
北京化工大学张立群教授
张立群,1969年12月生,博士,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人事部百千万人材国家级人选。 1986年1995年,在北京化工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6年,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副教授,1998年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1999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99年6-2001年5月分别在美国Akron大学聚合物科学系和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高分子系作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工作。2005年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北京市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成型加工”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纳米材料制备与应...详细>>
中科院化学所杨振忠研究员
杨振忠,博士,研究员,中科院化学所副所长。 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同年被保送到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4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997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德国的BASF公司高分子中心实验室进行了一年的博士后工作,于1998年9月回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科研工作,任助理研究员。1年后晋升为副研究员。2003年4月晋升为研究员,6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同年9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成为当时最年轻的获得者,并且是一次申请成功,在2007年底,杰出基金结题答辩时被评为“优秀”。同年,还以全票通过获得了重点基金和重大国家合作项...详细>>
中科院化学所王笃金研究员
王笃金,博士,研究员,1967年出生,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副所长。学习及工作经历: 1989年山东大学 理学学士 1992年山东大学 理学硕士 1995年北京大学 理学博士 1995-1997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博士后 1997-2000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0-20012004.1-2004.2 德国马普高分子所(Mainz) 访问学者 2000-至今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2004年起,中国科学院工程塑料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8年3月起 中科院化学所副所长已承担的部分科研项目: 50873112/E0314 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加工改性过程中的基本化学和物理问题 50573086/E0311 长链烷烃的受限结晶及其在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20471064/B0101...详细>>
浙江大学郑强教授
郑强,聚合物流变学家,男,汉族,1960年9月出生于福建武夷山,教授,博士,中共党员。现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 首批"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任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系主任,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副院长。兼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力学会流变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高分子科学委员会聚合物表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详细>>
中科院化学所徐坚研究员
徐坚,博士,研究员。浙江嘉善人,1961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安达市。 1982年于成都科技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得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北京化工学院高分子系工作。1994年获得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学博士学位,之后进入中科院做博士后,于1996年10月聘为副研究员,1999年5月聘为研究员,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曾在1998年至1999年间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做访问学者。1998年至2005年担任中科院化学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1年至2005年期间担任科技部863高技术计划新材料领域高性能结构材料主题专家组组长和高性能碳纤维关键技术专项组组长,中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从2000年起至2...详细>>
吉林大学杨柏教授
杨柏,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生于吉林省,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领域的专家。现为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7年6月获得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之后师从于沈家骢院士,在1991年12月获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10月晋升为吉林大学化学系教授,1999年8月获得吉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博士生导师资格,同年12月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吉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特聘教授。2007年7月起担任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之前曾担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杨柏教授的研究领域为聚合物、无机微粒...详细>>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王利祥研究员
王利祥,研究员,现为中科院长春分院的院长。1984年获得黑龙江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于1989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长春应化所工作。1993年12月被中国科学院特批为研究员。1994年6月至1997年4月分别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和美国麻省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从事访问研究工作,并获得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洪堡奖学金”。历任功能高分子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石化总公司高分子联合开放实验室副主任,1997年当选吉林省人大代表。2000年7月至2008年10月任长春应化所所长。兼任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担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详细>>
大连理工大学李杨教授
1985年获得大连工学院化学工程系高分子材料专业学士学位,1988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专业硕士学位。当年分配到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工作,1995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000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5年至2000年间,在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精细化工专业读在职博士研究生。 工作期间曾任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院长、橡塑新型材料合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付理事长、全国聚烯烃行业组织负责人。中国化工学会石油化工委员会理事、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理事、中国塑料工业协会理事、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改性塑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化工大学博...详细>>
东华大学朱美芳教授
朱美芳,女,1965年生。1999年获东华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 (攻博期间曾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合作研究,得到德方导师H.J.Adler教授的联合指导),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2013)、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2017)。曾任东华大学副校长(2005-2009)。现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6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化纤系,1989年1月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副教授),1995年至1999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教授)。曾任东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副系主任、系主任、材料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2004年-2006年兼任...详细>>
北京化工大学吴一弦教授
在北京化工大学,只要一提到“阳离子聚合”,材料学院的老师学生,都会想到“吴一弦”这个名字。吴教授现主要从事控制阳离子聚合与大分子设计合成、配位聚合与大分子设计、可生物降解大分子的设计与合成等方向的研究。为材料学院现代大分子工程系主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和新技术开发项目,已获得省部级科技发明与科技进步奖3项。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科研学术论文60余篇,申报中国发明专利12项(已授权5项)。参加《高分子化学的理论与应用进展》、《跨世纪高分子科学丛书——高分子化学》与《合成橡胶工业手册》(再版)三部书的编著。主编《控制阳离子聚合及其应用》一书,2005年由北京化学工...详细>>
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院士颜德岳教授
颜德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分子化学家。1937年生于浙江永康。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65年吉林大学化学系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化学家唐敖庆先生。2002年获比利时Leuven天主教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颜德岳长期致力于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和不规整聚合物的超分子组装领域的研究。提出了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等分子结构参数及其与聚合反应条件之间的数学关系;利用不同聚合反应基团的活性差别,建立了用商品化的双组分单体原位合成AB2型中间体的方法大量制备超支化聚合物的新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复杂的新型超支化聚合物...详细>>
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院士吴奇教授
吴院士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化学系化学物理专业。1987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师从朱鹏年教授)。学有所成后,他1989年开始在德国BASF公司工作,任激光光散射实验室主管;1992年回到香港,开始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吴院士觉得还是要为国家做点贡献,这样于私于公都会舒服些。1995年受聘为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教授。 从吴院士的求学阶段到当选院士期间,获得了大量奖项,如1982年获首届郭沫若奖学金;1989年获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7年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1999年获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年会特别邀请报告奖并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每年全世界仅五名高分子研...详细>>
清华大学中科院院士张希教授
12月27日,张希教授(化学部)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刚满42岁的张希教授,是此次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张希教授,高分子化学家,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65年12月生于辽宁本溪,籍贯湖南长沙。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9年、2004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 张希教授主要从事聚合物的各种组装技术研究。发展了基于分子间不同相互作用的界面分子组装方法,实现了多种构筑基元的有序组装,并用以制备有机薄膜材料和功能表面。基于弱相互作用的协同效应,构筑了稳定的组装体系;通过微环境调节,制备了可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