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6聚烯烃新技术与应用发展论坛在宁波隆重召开
2016-11-21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11月17-18日,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中国化工信息》编辑部、中国轻烃利用行业协作组承办,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程塑料重点实验室、聚烯烃催化技术与高性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聚烯烃催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协办,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上海化工研究院支持的“2016聚烯烃新技术与应用发展论坛”在宁波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创新、机遇、挑战”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聚烯烃行业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相关企业的领导和代表等百余人莅临大会。与会专家在此次会议上解读了当前国内外能源格局变化,分析了我国聚烯烃市场发展情况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展示了聚烯烃最前沿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

会议现场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报刊事业部总经理  任国琦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报刊事业部总经理任国琦在致辞中指出,聚烯烃是市场需求量最大的高分子材料。聚烯烃的生产,加工以及催化、填充等改性技术的不断进步,助力聚烯烃高性能材料在汽车轻量化、绿色建材、电子电气小型化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任国琦表示,宁波是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重要的化学工业基地,集交通运输、贸易流通渠道、技术孵化基地等众多软、硬实力于一身,这也是本届论坛选在宁波召开的重要原因。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张福琴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张福琴对“十三五”期间国内聚烯烃行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她指出当今聚烯烃原料多元化为行业带来了新挑战,中国现有乙烯原料总体偏差,以石脑油、加氢尾油为主,比例达到70%以上。轻质原料比例偏低,仅占15%左右,尤其是没有乙烷原料。截至2015年底,我国烯烃生产原料多样化、生产工艺三足鼎立的局面愈加明显。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CTO/MTO)及PDH工艺在全国烯烃产能占比中分别为17.2%和8.8%。张福琴认为中国聚烯烃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国产高端聚烯烃牌号供应不足;二是高端产品开发跟随为主,原创不多;三是塑料后加工产业运营管控机制不建全;四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五是国家对安全环保要求提高,先后提出多项污染物排放标准;六是商业模式变革带来的新挑战,目前各大电商纷纷进入石化产业的产品销售领域,削弱石化生产企业已有的传统市场优势。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专家  高春雨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专家高春雨分析了全球能源格局对聚烯烃行业的影响。他介绍说,2015年全球能源消耗为131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了1%,远低于近10年的平均增幅。预计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为173亿吨标油,年均增长1.6%。他指出,成本和原料多样化仍将是未来石化产品竞争的主要手段,中国烯烃市场发展同样经历了原料多元化的历程。乙烯的原料多元化体现在传统乙烯裂解装置中,轻柴油的使用量明显下降,轻烃的使用量在增加,甲醇在乙烯原料中的比例快速增加。在丙烯的生产中,近年来多元化体现更为明显,除在裂解副产、炼油副产外,增加了烯烃转化、甲醇制丙烯和PDH等。中国烯烃生产的原料多元化将促使中国烯烃生产更加均衡,未来下游生产的分工合作将逐步形成。未来全球烯烃需求仍将保持较快的需求增长,原料轻质化的趋势仍将继续,全球将形成以亚太、北美和中东为代表的三大烯烃生产地区,乙烯和丙烯联合生产的比例将有所下降。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高级咨询师  高利平

  近年来国内外聚烯烃市场运行较稳定,产能和消费量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中国化工信息中心高级咨询师高利平分析,未来五年全球聚乙烯产能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中东、美国和亚洲地区,而亚洲地区则是以中国为主;全球聚丙烯产能将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长,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亚洲(主要是中国)、中东和北美地区。国内聚烯烃行业发展特点:一是生产规模快速扩张,单线规模大多在20万吨以上;二是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前聚烯烃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集团,现在外资、台资、民营以及大型煤炭和电力企业纷纷涉足聚丙烯行业;三是原料路线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主任  郑文革

  聚烯烃产品主要特点在于牌号众多、加工方法多样、产品应用广泛。多领域的应用也催生了聚烯烃改性材料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主任郑文革在讲到聚烯烃改性材料进展时,从聚烯烃材料、应用及改性、聚烯烃发泡及应用等方面做了介绍。他说道,国内的中低端材料发展较好,但高端材料就有难度,主要依靠进口。聚烯烃加工改性应用主要包括填充改性、增韧改性、共混改性和功能改性等方向。郑文革指出,近年来聚丙烯的消费结构在不断变化,通用编织制品消费比例逐年降低,注塑、薄膜、管材料消费逐年增加。未来CPP热封膜、汽车、家电及医用透明专用聚丙烯的消费领域将有广阔前景。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戴涛

  石化园区一向是企业重要的集聚地,其完善的产业链发展更是为园内企业和地区石化行业做出贡献。宁波石化园区一向坚持供给侧改革为导向,合理、有效利用区域现有资源及港口优势,大力发展高性能聚烯烃产业,鼓励现有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合作,提升高性能、专用型聚烯烃产品的比重。

  在讲到宁波石化区烯烃产业未来的发展定位时,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戴涛介绍说,“十三五”期间,宁波石化区将继续依托特有烯烃原料多元化优势,不断推动聚烯烃产业发展,提高高端化产品的比重,延伸和完善烯烃产品链,更加注重节能和环保。戴涛指出,宁波石化园区今后在高端聚烯烃产业的重点发展将集中在高性能专用化聚烯烃、功能化聚烯烃、改性塑料及塑料合金、聚烯烃弹性体等领域。应关注的问题包括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先进工艺技术的突破、基础设施的配套协调和产品应用市场的培育。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秦亚伟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秦亚伟介绍了反应器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TPO)的新技术—RTPV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使橡胶质量分数达到70%以上,橡胶分散尺度更小更均匀,且有巨大的成本优势。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刘柏平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刘柏平在大会上讲到,我国聚烯烃行业缺乏核心催化剂技术和高性能聚烯烃材料制备工艺技术,只有在催化剂上实现创新,才能实现全行业的创新,行业要针对聚烯烃材料制备过程的关键基本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大力发展核心催化剂技术以及高性能、高附加值聚烯烃产品制备技术,提升聚烯烃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他介绍了当下几项重要的高端催化剂技术,包括铬系聚乙烯催化剂技术、单釜单峰PE100高等级管材料技术、单釜双峰催化剂技术、新型高效硅胶负载型钛镁Ziegler-Natta催化剂技术等。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黄启谷

  2014~2015年国内高端/高性能聚烯烃自给率仅为38%。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黄启谷提出,高性能聚烯烃弹性体/塑料及其催化剂的制备技术主要研究方向应着重在烯烃可控聚合方法学;催化剂及高性能/功能聚烯烃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方法和高性能/功能聚烯烃基复合材料等几个方面。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学全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学全讲解了可控聚合/活性聚合的优点,他指出,活性聚合要求其中使用的催化剂必须是均相催化剂,现阶段该聚合方法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克服。通过活性共聚得到的聚合物寿命足够长,所有聚合链在单体消耗完后仍保持活性,当加入新的单体后增长可继续进行。因此可通过顺序加入单体而得到嵌段共聚物。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