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张黎明教授课题组与罗葆明教授课题组合作:普鲁兰多糖和聚两性离子接枝聚合物作为碳酸钙的生成调控剂
2019-09-27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近日,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黎明教授课题组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罗葆明教授课题组合作,在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9, 11, 22194-22205) 上发表题为“Acidic pH-Activated Gas- Generating Nanoparticles with Pullulan Decorating for Hepatoma-Targeted Ultrasound Imaging”的研究论文。
课题组博士生陈珊珊利用普鲁兰多糖和聚两性离子接枝聚合物作为碳酸钙的生成调控剂制备了表面具有普鲁兰多糖修饰的碳酸钙杂化纳米粒。利用普鲁兰多糖能与肝癌细胞表面高表达的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发生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实现对肝癌的主动靶向。该材料在血液生理pH条件下稳定,而在肿瘤酸性条件下产生回声增强的CO2气泡使超声信号增强。在肝癌小鼠模型中,经静脉注射后杂化纳米粒在肿瘤组织中有效积累,在35分钟内肿瘤部位的超声信号比注射前增强了约6倍。相比之下,正常肝组织几乎没有任何信号变化。该研究克服了目前常用的微泡造影剂仅能血池造影的局限性,制备的pH响应型靶向纳米粒实现了肿瘤部位的直接超声成像,在分子水平上拓展了超声造影在肿瘤成像应用的维度。
该研究得到国家973 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支持。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暨南大学宁印教授 Angew:单晶颗粒内部微观结构的空间调控 2025-05-05
- 东华大学刘庚鑫团队 Macromolecules:软纳米粒子熔体流变揭示解缠结的原理和极限 2025-04-17
- 浙江大学周民团队《Adv. Sci.》:吸入式纳米粒子诱导细菌铜死亡用于感染性肺炎治疗 2025-02-27
- 四川大学李建树教授/谢婧副研究员团队《Mater. Horiz.》:定制化聚合物盔甲增强骨关节炎治疗效果 2024-08-19
- 北化曹鹏飞/南开杨化滨 EnSM:构建多功能聚合物网络用于超稳定、安全的锂金属电池 2022-12-02
- 阿克伦大学王军鹏教授课题组 Macromolecules:打破接枝聚合和解聚之间的悖论,获得可回收的接枝聚合物 20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