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科大何凤教授团队《Adv. Funct. Mater.》:准平面异质结全聚合物太阳电池,协同提升稳定性的新思路
2022-05-08  来源:高分子科技


图1 BHJ与Q-PHJ的器件结构示意图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何凤团队将准平面异质结(Q-PHJ)结构引入全聚合物太阳电池中,取得了15.77%的光电转换效率(PCE),与本体异质结(BHJ)器件相比,器件性能和稳定性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作者对稳定性提升的机理以及器件老化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


  得益于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发展,有机光伏器件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想要实现大面积应用,必须打破稳定性的桎梏。全聚合物体系普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聚合物给体和受体之间分子量、溶解性等的差异,导致实现理想的本体异质结形貌较为困难。同时,BHJ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这一工作中,作者采用正交溶剂的策略,逐层旋涂给体和受体聚合物,得到了具有Q-PHJ结构的活性层(图1)。这一策略的关键在于通过调控聚合物给体PBQx-H-TF的分子量,使给体不溶于氯仿溶剂,同时用氯仿溶剂加工聚合物受体PBTIC-γ-TSe,以保证下层的给体材料不被侵蚀。BHJ结构中,给受体之间的随机互穿网络结构填充在整个活性层中,并且不规则地形成各自的纯相。Q-PHJ中聚合物给体PBQxH-TF和受体PBTIC-γ-TSe分别主要富集在阳极和阴极,形成独立的空穴和电子的有效传输通道,同时由于溶剂溶胀作用、聚合物分子间扩散作用,给受体界面处会形成纳米级的p-i-n结构。给受体界面的存在保证了有效的激子解离和电荷转移,绝大部分纯相的存在有利于空穴和电子分别在给体层和受体层的传输,并减少电荷的复合。

 

2 (a) Q-PHJBHJ薄膜的Se 3d信号的动态X射线光电子能谱(DXPS)深度剖面图;(b)Q-PHJBHJ薄膜的F 1s信号的DXPS深度剖面图;(c) Q-PHJBHJ器件横截面的扫描电镜图(SEM)


  器件的动态X射线光电子能谱(DXPS)和器件横截面的扫描电镜图(SEM)佐证了Q-PHJ结构与BHJ结构的差异。DXPS测定了活性层薄膜中的成分分布,其中,Se为聚合物受体PBTIC-γ-TSe的特征元素,F为聚合物给体的特征元素,活性层表面有强烈的Se 3d信号,刻蚀一段时间后,Se 3d信号逐渐消失,F 1s信号逐渐增强,代表聚合物受体主要分布在活性层的上层,而聚合物给体主要分布在活性层的下层。SEM中可以看出底层的PBQx-H-TF和上层的PBTIC-γ-TSe之间存在明显区分并保持密切接触,从而在各自层中实现有效的激子解离和载流子传输。

 

3 Q-PHJBHJ器件在无封装的氮气环境下手套内的 (a) 光稳定性(光强为100 mW cm-2)和 (b) 存储稳定性。Q-PHJ (c, d) BHJ (f, g) 膜光照前后的TEM图像。在Q-PHJ (e)BHJ (h) 中载流子寿命vs载流子密度的双对数曲线。


  器件的稳定性是衡量OSCs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聚合物通常比它们的小分子类似物有更好的形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Q-PHJ中由于给受体之间的相分离较少,可以进一步提升稳定性。通过材料体系和器件结构的协同优化,Q-PHJ器件的稳定性显示出了极大的潜力。在光照下,Q-PHJ全聚合物太阳电池的T80(初始PCE80%)寿命约为860 h,与BHJ全聚合物体系(T80 = 270 h)和基于小分子受体的BHJ器件(T80 = 50 h)相比分别提高了3倍和17倍。同时,未封装的Q-PHJ全聚合物太阳电池器件在手套箱中存储2000 h后仍能保持初始PCE85%以上。通过分析光照下器件填充因子(FF)和短路电流(JSC)的变化趋势,作者发现FF是器件光稳定性衰减最大的参数。通过分析连续光照900小时前后的Q-PHJBHJ薄膜的TEM图像可以看出,Q-PHJ薄膜可以在连续900小时的光照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形貌,而BHJ薄膜中的聚集程度则显著增加,过度的聚集会阻碍激子的有效解离和电子的转移,从而导致器件效率衰减。同时,电荷复合动力学分析表明Q-PHJ器件中,活性层中缺陷态引起的复合明显减少。BHJ器件在老化过程中活性层中的复合系数急剧升高,说明在光辐射老化过程中,器件中存在由能量无序性引起的陷阱态。


  随着未来具有更长的激子扩散长度和更高载流子迁移率的新的聚合物材料体系的发展,Q-PHJ全聚合物太阳电池将在未来的商业化应用中成为一种有力的选择。


  相关研究成果以Quasiplanar Heterojunction All-Polymer Solar Cells: A Dual Approach to Stability”为题发表在《Adv. Funct. Mater.》上(10.1002/adfm.202201828文章第一作者是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博士后曹聪聪,通讯作者为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何凤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201828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