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ACS Mater. Lett.》:原位制备高性能陶瓷-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用于高性能室温锂金属电池
2022-06-16  来源:高分子科技

  高性能固态锂电池不仅需要高室温离子电导率固态电解质,还需要较低的界面电阻。在此,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基于陶瓷纳米线的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CSE),该电解质通过在锂金属电池(LMBs)内部由钪离子引发的醚基单体原位开环聚合获得,该策略有利于电极和固态电解质之间良好的界面接触。醚基单体聚合后可以作为固态电解质传输锂离子,而由陶瓷纳米线构建的陶瓷膜可以防止电池短路,抑制聚合物的结晶,并在聚合物和纳米线的界面上建立快速离子通道。基于单体的转换率的不同,CSE具有可调的室温离子电导率(10-3至10-5 S cm-1)、锂离子转移数(0.36至0.54)和电化学窗口(4.3至5.18 V)。由于原位聚合的界面电阻低,组装的固体LMBs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该研究为制备具有高室温离子电导率的CSE和设计相应的低界面电阻的固态电池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1原位聚合制备固态锂金属电池示意图及不同浓度引发剂引发DOL聚合后制备的固态电解质IRTGADSC表征


  图1展示了原位制备固态电解质的示意图,通过采用新型路易斯酸Sc(SO3CF3)3引发DOL在陶瓷膜上聚合,制备了柔性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图1b中的FTIR光谱表明,采用0.2mM Sc(SO3CF3)3的电解质仍然表现出DOL前体的特征振动,当Sc(SO3CF3)3含量增加到0.5mM时,环形振动基本消失,C-O-C振动发生了较大的偏移,振动模式与长链物种有关,表明这些成分的变化与结构演化相一致。根据上述特征,很容易理解DOL聚合成Poly-DOL的反应机制。具体来说,DOL的反应是由溶液中的阳离子钪引发的。DOL中的O原子首先被钪基阳离子攻击,然后进行开环聚合。此外,根据GPC测试,路易斯酸浓度为0.20.51Poly-DOL的数均分子量(Mn)分别为220634896387467 g mol-1(相应的聚合物分散指数分别为1.861.481.09)。TGA测试表面固态电解质热稳定性随着DOL转化率提高略有提高。DSC测试表面电解质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稳定,这有利于固态电解质室温锂离子传输。

 

2. 复合电解质的照片、SEM表征及相关电化学性能测试


  图2a显示了用1mM Sc(SO3CF3)3为引发剂制备的Poly-DOL/陶瓷复合全固态电解质的照片(以下简称CSE),它可以自立,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薄膜的表面和界面微形态分别如图2b和图2c所示,可以看出聚合物电解质均匀地沉积在陶瓷纳米线的表面和界面上,从截面上看,薄膜厚度为~120μmCSEAl(图2d)、C(图2e)和O(图2f)的能谱图进一步表明聚合物电解质和陶瓷纳米线的均匀混合。


  原位形成的复合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3080℃之间测量获得,图2g)。显然,在整个温度范围内,离子电导率随着DOL转化率的增加而降低。当DOL的转化率接近100%时(在催化剂浓度高于1mM时),离子电导率没有太大的波动,但在低温下(30-40℃),电导率都随着催化剂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例如。在30 ,加入00.20.515 mM Sc(SO3CF3)3的复合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分别为1.6×10-31.5×10-31.6×10-48.7×10-54.5×10-5 S cm-1。在较低的温度下,未聚合的DOL含量将明显影响复合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水平,即随着Sc(SO3CF3)浓度的增加,未聚合的DOL含量减少,导致离子电导率降低。然而,当聚合物链运动性在较高温度下增加时,少量未聚合的DOL对离子导电性的影响可以被忽略,这导致复合电解质在较高温度下的离子导电性极为接近。此外,电化学稳定性和界面稳定性也遵循着类似的规律。


  此外,t+随着单体转化率的增加而增加。具体来说,DOL/LiTFSI/陶瓷膜的t+0.36(图3a),CSEt+0.5(图3b),聚DOL/LiTFSI/5 mM Sc(SO3CF3)3陶瓷膜的t+0.54(图3c)。这样的结果表明,在聚合物环境系统中,锂离子的迁移更为有利。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7Li/19F静态固态核磁共振(ssNMR)被用来表征相关的样品。如图3d所示,收集了DOL/LiTFSI和聚DOL/LiTFSI/1 mM Sc(SO3CF3)7Li ssNMR光谱。对于DOL/LiTFSI,由于7Li位点之间的四极耦合和固态偶极,可以观察到一个较宽的7Li信号峰。相反,Poly-DOL电解质的7Li ssNMR信号相对较窄,这意味着聚DOL电解质内的固态耦合被削弱,主要是由于Poly-DOL周围存在流动性更强的7Li物种。此外,如图3e所示,DOL/LiTFSI/1 mM Sc(SO3CF3)319F ssNMR信号与聚DOL/LiTFSI/1 mM Sc(SO3CF3)的信号相比要宽得多,表明各自分子的大部分由于与Li+协调而被固定下来,从而限制了Li+的迁移。 固态NMR分析进一步表明,Li+在聚合物环境中解离的程度更大,从而增加t+。通过分子动力学理论计算,作者进一步证明了Li+在聚合物环境中更有利于迁移,这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3. 电解质的迁移数测试、固态核磁表征和分子动力学计算


 4固态电池的倍率/循环性能


  作者进一步组装了固态Li/LFP电池,该电池在0.2时的放电容量为154mAh g-1(第一次放电),库仑效率为93%;在0.5时的放电容量为147 mAh g-1(第70个循环),库仑效率为96%;在1C时的放电容量为88 mAh g-1(第12个循环),库仑效率为98%。图4b中显示了该电池100次循环的相应循环性能。在0.20.51 C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后,再回到0.5 C,比容量慢慢增加到147 mAh g-1的稳定值,证明了使用CSELMB具有优越的速率特性和循环性能。


  总而言之,作者报告了一种CSE,它是通过在陶瓷膜上滴加液体电解质并使用低浓度的Sc(SO3CF3)3引发电解质基质聚合而得到的。由于陶瓷纳米线构建的陶瓷膜起到了抑制聚合物结晶的作用,并在聚合物电解质和陶瓷纳米线的界面上构建快速离子通道,CSE具有较高的室温离子传导率(~10-4 mS cm-1)和锂离子转移数(0.54),以及宽的电化学窗口(5.18 V)。在器件制备过程中,液态电解质在LMBs内进行原位聚合,陶瓷膜防止电池短路,可以有效降低器件的界面电阻,使器件具有良好的室温电池性能。这项工作为制备具有高室温离子电导率的CSE和设计相应的低界面阻抗的器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关成果以In-Situ Construction of Ceramic?Polymer AllSolid-State Electrolytes for High-Performance Room-Temperatur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为题近日发表于ACS高水平期刊ACS Materials Letters(即时影响因子10.928)。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滁州学院的张蕾,通讯为南京邮电大学王师、北京化工大学刘文、太原理工大学王骞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materialslett.2c00238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简介:王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南京邮电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讲师,江苏省“双创博士”,长期致力于固态电解质、柔性电子与储能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能够熟练进行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设计、制备与表征及(柔性)储能器件的制备与表征,善于通过分子设计调控功能聚合物的光电性能和力学性能,掌握柔性电子器件的关键制备工艺。发表SCI论文20余篇,包括国际主流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Fundmental Research,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ACS Materials Letter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项,其中2项授权。


  通讯作者简介:王骞,北京大学博士,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山西省首批“清北专项计划”引进人才,2021年度山西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省“优青”,全省共15名,本校5名)。自2016年以来一直从事无机合成和电化学应用研究。在电化学传感、储能领域有较多的学习和积累。迄今为止,以第一/共一/通讯作者在Adv. Mater.(2篇),Adv. Funct. Mater.,Energy Storage Mater.(2篇),Nano Energy(ESI高被引论文),Chem. Comm.(3篇),ACS Appl. Energ Mater, ACS Appl. Mater. Interf, J. Power Source, ACS Materials Letters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 10 项,已授权专利6项。曾获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优秀科研奖、优秀博士论文(全学院共 10 名)等多项奖励。多次在国内会议/高校进行学术报告,如:2021 年度材料大会(材料领域顶级会议)受邀作分会邀请报告等。


  通讯作者简介:刘文,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导,国家青年拔尖人才。多年来从事无机功能材料合成和能源应用研究(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电化学催化等)。在博士和博士后期间,分别在北京大学能源材料分析实验室周恒辉课题组、韩国国立蔚山科学技术大学(UNIST) Jaephil Cho课题组和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 Hailiang Wang课题组从高性能电极和电催化材料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机理研究。这些工作探究了电极表界面结构构筑策略、界面化学相互作用以及表界面电子态(能级、轨道、自旋)的调变规律,以期实现材料功能表界面理性设计与修饰调变的可能。迄今为止,相关工作发表在Nature Commun., PNAS,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Nano Lett.,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等国际期刊上。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