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安交大邵金友、田洪淼团队 Sci. Adv.:开发出基于电致动智能粘附结构的寄居无人机
2023-11-02  来源:高分子科技

  无人飞行器(UAV)具有高性价比、超视距观测、操控简便等特点,可替代人类执行各类挑战性任务,在跟踪/监视、物体输运和紧急救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具备寄居功能的无人机可以附着在目标表面,有助于突破无人机功耗高、续航短的瓶颈,实现有限机载能源下的长时间持续作业。然而,目前寄居无人机主要附着在静态或准静态目标表面,难以应用于移动目标物体,极大限制了无人机作业的作业范围。如果无人机能够寄居在动态目标表面,利用移动目标完成无人机自身任务,将极大拓展无人机的任务执行场景,是无人机研究的创新思路。


电致动智能粘附结构及其仿生机制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邵金友、田洪淼团队受甲虫着陆-复飞行为启发,提出一种自感知、抗冲击和接触自适应的寄居无人机,该无人机能够实现在静态或动态目标表面的自主寄居,具体是通过一体化仿生电致动智能粘附结构实现:包括微尺度粘附结构,用于目标表面的稳定附着(甲虫跗节末端微结构仿生);结构化液晶弹性人工肌肉,用于控制机器人寄居和起飞动作的切换、适应差异化寄居表面及吸收界面冲击能量(甲虫脚趾肌肉功能仿生);纳米尺度裂纹高灵敏感知的柔性多壁碳纳米管传感器,用于实时、原位感知接触压力和界面变形(甲虫脚趾神经功能仿生);从而保障无人机在复杂运动形态、复杂表面形貌目标对象的稳定寄居,如图1所示。相关研究成果以“Electrically active smart adhesive for a perching-and-takeoff robot”为题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西安交通大学刘浩然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 


1 一种基于电致动智能粘附结构的寄居机器人


液晶弹性体人工肌肉力学性能


  液晶弹性体人工肌肉是电致动智能粘附结构的核心致动部件,整体呈现离散阵列结构形式,其通过可逆收缩行为控制粘附结构与附着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此达到粘附强度调控的目的。研究团队提出的液晶弹性体表现为离散化形式,主要用于:1为粘附结构的界面剥离提供致动力,保障粘附结构的界面分离;2提高人工肌肉承载能力,避免界面冲击对接下人工肌肉的变形失稳;3)优化人工肌肉的微观致动变形区域,实现粘附结构的局部区域变形脱附。在此,定义了粘/脱转化比用于描述人工肌肉对粘附性能的控制能力,具体为移除电压时粘附强度与施加电压时粘附强度的比值。若粘脱转换比越大,意味着无人机越容易着陆和复飞;本研究制备的离散化液晶弹性体人工肌肉的粘脱比近乎无穷大,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 三明治状人工肌肉的致动与变形特性


电致动智能粘附结构的粘/脱转化行为自主感知


  粘附结构附着状态的准确判断是无人机着陆和复飞动作执行的前提条件,因此,传感功能与粘附结构的有机集成是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为此,研究团队提出了用于识别界面压力和薄膜弯曲变形的纳米裂纹感知型多壁碳纳米管柔性传感器。该传感器的主要工作目的在于:1)识别无人机降落过程中对目标表面产生的冲击力,监测无人机复飞时粘附层的微观区域变形状态;2)通过电阻变化率的大小估算无人机接触目标物体的速度以及从目标物体表面分离的速度;3)根据电阻变化的时间范围评估无人机接触目标物体和从目标物体表面分离所需要的时间;4)通过压阻效应以及预压力与粘附力的对应关系,评估电致动智能粘附结构的目标表面附着力;以此达到无人机着陆寄居和分离复飞状态的实时监测,为无人机运动位姿调控提供传感反馈数据支撑。 


3 电致动智能粘附结构的粘/脱转化自主感知


电致动智能粘附结构的界面冲击吸能和复杂表面接触自适应


  当无人机在目标目标表面降落着陆时,通常会产生界面对接冲击力,极大影响无人机的寄居效果。在此,研究团队提出的电致动智能粘附结构中的离散化人工肌肉和微尺度粘附结构,可以有效地吸收界面对接冲击能,从而抑制结构振动和回弹,保障无人机的寄居动作稳定性。同时,由于离散化人工肌肉阵列有效降低了智能粘附结构的整体刚度,增加了系统柔韧性,电致动智能粘附结构对弓形面、波纹面等非平整表面仍表现出良好的接触适应性,亦对不同材质、不同粗糙度目标表面表现出优异的粘附性能,极大拓展了无人机的寄居表面类型。

 

电致动智能粘附结构的能量吸收和接触适应性


电致动智能粘附结构在寄居无人机中的集成应用


  研究团队利用3D打印的装配支架将电致动智能粘附结构置放于无人机底部或顶部。若电致动智能粘附结构安装在无人机底部,其能够稳定在附着在移动的车顶(在车辆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颠簸路段均表现处优异的附着特性),并可实时感知反馈着陆-寄居-复飞动作;若智能粘附结构安装在无人机顶部,其既能在倾斜目标的下表面寄居,亦可在天花板的负平面稳定附着,同时利用柔性传感器实时感知无人机寄居状态;为无人机的自适应稳定寄居提供了创新途径。

 

5 寄居无人机应用展示


  研究团队提出的基于电致动智能粘附结构的寄居无人机,利用仿生粘附结构替代传统负压吸附、电磁吸附等界面附着方式,有助于减轻无人机负载重量;利用人工肌肉灵活、可控的变形能力,取代传统的刚性结构和电机,有助于简化驱动控制系统;利用集成设计的自感知功能,有助于在不影响寄居功能前提下实现无人机的自主控制;是粘附/传感/致动一体化结构在无人机寄居领域的新尝试。更为重要的是,电致动智能粘附结构可与大多数商用无人机直接集成,若将其安装于水下航行器,能够进一步丰富寄居机器人类型。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j3133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