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主客体结构在分子尺度上表现出有趣的组装和运动。当这些结构被引入聚合物体系时,其内超分子组分得到积累进而能够在宏观尺度上操纵相应的聚合物的机械性能。例如,含有传统超分子主客体结构(如轮烷、索烃和雏菊链)的聚合物,由于其超分子单元在外力下的活动性,通常使聚合物表现出硬度和强度降低,韧性增强。在这一方面,设计新型主客体结构并探索其应用以求得全面提高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即同时提高硬度、强度和韧性),将为现有机械联锁聚合物的研究做出重要补充。
图1 超分子抽绳的设计
图2 客体分子G与主体分子H的分子结构
图3 核磁共振氢谱谱图 (CD3CN, 400 MHz, 25 oC)(内插图:核磁管内溶液的照片)
图4 (a)H(5 × 10?5 M in CH3CN, λex = 340 nm,298 K)与 G 的荧光滴定实验;(b)H与G的结合常数(内插图:摩尔比图显示化学计量比为1:1)
图5(a)H–G复合物的DFT优化结构;(b)H–G复合物与G的CoGEF模拟结果
图6 超分子抽绳-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及对照组的制备与机械性能
图7 聚合物PMA-HxG4(x = 0-4)与PMA-G4+H的(a)应力-应变曲线;(b)杨氏模量;(c)韧性;(d)断裂伸长率;(e)断裂应力
为了进一步探索H–G复合物交联剂的效用,作者利用与PMA-H1G4相同的条件合成了分别含有0.2和0.3 mol% H的共聚物PMA-H2G4和PMA-H3G4。PMA-HxG4(x = 0-4)样品的拉伸曲线表明:随着H:G比例的增涨,聚合物内引入了更多的抽绳交联剂,聚合物样品的硬度和强度都存在显著的增强,杨氏模量与断裂应力分别从PMA-G4的23.3 MPa和1.2 MPa提升至PMA-H3G4的116.5 MPa和6.0 MPa。作为代价聚合物的断裂伸长率从PMA-G4的1494%下降到PMA-H3G4的515%。即使在共聚配方中使用低剂量的H–G复合物也可以在多方面显著改善聚合物的宏观机械性能。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ge.202318368
- 化学所陈传峰、韩莹团队 Angew:基于杯[3]二氢吖啶与受体键连聚合物超分子TADF材料的构筑及在痕量苯快速可视化检测中的应用 2025-05-15
- 中国人民大学贺泳霖等 Small:可喷涂超分子丙二醇凝胶 2025-05-15
- 四川大学李建树教授/谢婧副研究员、大连理工孙文研究员 AFM:一种具有pH响应性和软骨渗透能力的超分子纳米颗粒治疗骨关节炎 2025-04-30
- 南华大学魏华/喻翠云/张海涛团队 CRPS:环刷拓扑结构球形核酸通过中性粒细胞极化增强肝细胞癌基因-免疫治疗 2025-05-04
- 清华大学李琦课题组 Nat. Mater.: 分子拓扑结构设计实现极端工况高效介电储能 2025-02-15
- 中科院化学所董侠研究员团队 Prog. Polym. Sci. 综述:通过氢键交联的动态聚合物材料 - 多重网络拓扑结构的作用 202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