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UCLA 金丽华教授团队 PNAS:液晶弹性体中的裂纹“变道” - 一种全新断裂机制
2025-09-28  来源:高分子科技

  近日,UCLA JinLihua团队在 PNAS 发表题为Fracture of liquid crystal elastomers最新研究,揭示了液晶弹性体(LCE)中一种全新的断裂机制。这种材料因其有序-耦合的分子结构,在拉伸断裂过程中,裂纹竟然会自动变道




  该工作不仅提出了裂纹与液晶指向矢耦合的新观点,还建立了一个速率相关、各向异性的相场断裂模型,能够在未知裂纹路径的情况下准确预测断裂行为,为未来智能材料与生物材料的断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裂纹不再走直线:实验揭示裂缝弯弯绕


  在传统高分子材料中,裂纹通常沿着应力集中方向扩展,比如纤维增强材料中的裂纹往往平行于纤维方向。


  但在液晶弹性体中,情况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研究人员对具有不同初始指向矢(即液晶排列方向)的单畴LCE样品进行拉伸,观察到:

  - 裂纹不会简单延续原有方向,而是逐渐偏转至与当前液晶主指向矢垂直的方向;
  - 不同拉伸速率下,裂纹偏转角度也不同;
  - 在某些几何条件下,裂纹甚至出现先上再下的复杂路径。



1:实验中对具有倾斜初始液晶指向矢LCE样品进行拉伸。图中展示了应力-应变曲线,以及不同阶段样品中裂纹的实际传播路径。


液晶指向矢决定裂纹走向:建立新型相场模型


  为了理解上述复杂行为,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速率相关、指向矢耦合的相场断裂模型,其核心假设裂纹倾向于垂直于当前液晶指向矢扩展


  这个模型能处理不同初始指向矢角度不同拉伸速率;不同几何尺寸(如短宽 vs 长窄样品)多裂缝交互作用等复杂情况的裂纹扩展行为



2:相场模型预测的裂纹扩展路径与实验一致,尤其是材料断裂松弛后所形成的断裂路径被准确还原。图中还显示了裂纹尖端前方的液晶指向矢分布,可见指向矢几乎垂直于最终裂纹路径,与模型的核心假设一致


  这项工作首次从热力学出发、引入非平衡粘弹性和液晶各向异性,建立一个能预测裂纹路径的新模型未来可以通过设计液晶指向矢的空间分布,实现对裂纹路径的主动引导,在智能材料、防裂器件、生物组织等领域具有潜在价值


  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510727122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