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水凝胶因其多种优异的特性而具有广泛的生物医学应用价值。但进一步拓宽响应性水凝胶的应用,如通过生理或病理信号、跨多尺度可调节的凝胶,有效整合各种类型的治疗方法,控制/持续释放分子/细胞,以及生物活性部分的添加,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要点:
1)基于主客体识别的pH触发水凝胶转化纳米颗粒的设计。
2)pH触发下,纳米粒子向水凝胶的体外转化特性。在微酸性条件下,纳米粒会迅速水解,依靠增强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实现凝胶化。流变学测试也证实了这种纳米颗粒向水凝胶的转变。这一转变主要归因于亲水HCD分子的产生,同时增强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并且水解的速率以及成凝胶的能力,是可以进行调节的。
3)pH响应纳米粒在小鼠胃水凝胶中的体内转化。除了在体外具有良好的转化成凝胶的能力,AHCPA纳米粒在体内也具有良好的转化现象。在小鼠胃部的停留时间明显增减(大于2h),并且在口服1h之后的胃部切片可以看到凝胶的停留情况。
4)通过原位形成水凝胶屏障,口服递送的可变形纳米颗粒可保护小鼠免受乙醇或药物引起的胃损伤。此外,这种类型的纳米粒子可以作为治疗剂的响应和可转化的纳米载体,以实现可触发和持续的药物递送,从而有效治疗典型的炎症性疾病,包括大鼠牙周炎和关节炎。结合纳米粒子和水凝胶的优势,以及它们良好的体内安全性,工程化的可转化纳米粒子在组织损伤保护和分子和细胞治疗剂的位点特异性/局部递送方面具有很大的前景。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109178
- 四川大学李建树教授/谢婧副研究员、大连理工孙文研究员 AFM:一种具有pH响应性和软骨渗透能力的超分子纳米颗粒治疗骨关节炎 2025-04-30
- 长沙理工大学张跃飞/李焰课题组 CES:pH响应性PHGC/MXene水凝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2024-10-08
- 华东理工大学王庚超教授/王文强团队 Angew:电泳驱动可控相分离制备强韧型介孔壳聚糖电解质膜 2024-01-22
- 山东大学崔基炜教授团队 ACS Nano: 硬度可调的聚乙二醇纳米颗粒调节纳米-生物相互作用,增强靶向药物递送 2025-06-12
- 上科大叶春洪课题组 Nat. Commun.:超高等离子体手性光学信号的构筑及动态调控 2025-06-08
- 西北大学范代娣教授、朱晨辉教授、李阳副教授 AM:基于仿生凝血级联途径的多肽修饰脂质体纳米颗粒可喷涂水凝胶治疗不可压破性创面出血 2025-04-19
- 西南林大杜官本教授、杨龙研究员团队 Nat. Commun.:碳化聚合物点诱导结晶域集成取向调控构建强健和坚韧水凝胶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