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点,是典型的军民两用技术,且民用领域规模远大于军用领域,主要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军机与民机、汽车与舰船、石油化工、机械加工、电子产品、体育器械等方面。在市科技局牵头下,在该领域有着科研优势的哈工大参与到哈市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产业联合体中,并得到哈市450万元的科技经费支持。通过联合攻关,联合体掌握了一批第一手基础应用数据,取得了关键性技术突破,产品可部分替代进口。据悉,我国目前每年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约7万多吨,市场前景达210亿元。
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只是哈市与哈工大以产学研联合体形式“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哈工大优质科研资源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材料、电子信息、土木4个领域,这与哈市老工业基地改造、工业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特别是与新材料、新能源、物联网等产业发展规划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近年来,在哈尔滨市科技局的组织下,哈工大参与建立了21个产业技术联合体、20个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承担了一大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在哈实施技术转移占全校成果总量的35%,所支撑的哈市创新产品新增工业产值达100亿元。
目前,在哈市大力支持下,科技创新城哈工大松北研发中心正以“校企共建”模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这意味着双方的“融合”发展将进入到更深层次。建设中的重大项目与哈市高科技产业规划高度“吻合”,包括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双工件台系统、10英寸以上蓝宝石晶体的规模化生长与加工、面向智能电网应用的电力系统光学互感器、物联网应用、内高压成形设备、汽车电子、高性能陶瓷、寒地建筑节能生态等若干高科技产业化项目。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内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科技园区,并将在3至5年内促进和孵化2至3家企业上市,为哈尔滨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创新是高校的灵魂,创新也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哈工大与哈尔滨市的‘融合’发展,深深地印证了这一点。”哈工大副校长郭斌说,从历史上看,以工科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无一不成功地牵动了所在城市产业经济的变革和发展。哈工大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将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哈市一道推进产学研合作迈向更高台阶,为把哈市建设成为一流的创新型城市提供助力。
- 斯威本科技大学王浩、南昆士兰大学宋平安/霍思奇 Adv. Sci.:生物基环氧vitrimer-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新策略 2025-10-29
- 浙江大学高超/刘英军/许震、清华大学徐志平 Nat. Mater.:室温制备高性能石墨烯基碳纤维 2025-10-21
- 天大汪怀远教授团队 Carbon:量子点改性填料与改性碳纤维协同构筑新型双向高导热CFRP复合材料 2025-06-18
- 南理工傅佳骏教授团队 AM:强韧如贝壳 - 兼具耐湿、室温自修复与高导热性能的仿生纳米复合材料 2025-10-06
- 西工大杜乘风团队 AFM:MXene调控实现PEEK复合材料超低摩擦与高强度协同 2025-09-24
- 西南科大常冠军、康明等 AFM:高能量阳离子-π(Li+-π)相互作用驱动微球滚动构建强韧复合材料的新机制 2025-09-23
- 北化许海军教授团队 CEJ: 低成本原位光催化技术突破摩擦纳米发电机高性能电极瓶颈 →在疏水性聚合物表面原位生长银纳米颗粒电极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