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不仅可以直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还可以通过产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来诱导抗肿瘤免疫。多烯紫杉醇(DTX)作为许多肿瘤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具有阻滞细胞周期、激活M1巨噬细胞、诱发ICD等多种功能,但小分子的化疗药物存在靶向不准确、药物耐受性以及副作用严重等问题。另外,肿瘤细胞通过表达相关分子可以逃避免疫细胞的识别与清除,实现免疫逃逸。因此,促进化疗药物的特异性递送和恢复免疫攻击对提高肿瘤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随着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发现,针对负性免疫调节通路的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发展。例如,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可恢复T淋巴细胞活性。除T细胞外,巨噬细胞作为具有吞噬功能的免疫细胞之一,通过呈递肿瘤特异性抗原,在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起到桥梁作用。然而,癌细胞利用巨噬细胞表面的信号调节蛋白(SIRPα),通过表达CD47产生“别吃我”信号。因此,激活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至关重要。
近期,东华大学曹雪雁副研究员/史向阳教授团队构建了一种恢复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仿生纳米凝胶,用于乳腺癌磁共振成像和化学免疫治疗。研究团队首先以含大量氨基的PEI为单体,含有二硫键的N,N''-双(丙烯酰)胱胺(BAC)为交联剂,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负载超小四氧化三铁(USIO)纳米粒的水凝胶,再利用水凝胶的多孔网络结构物理封装DTX,其次,利用静电吸附作用负载CD47 siRNA,最后通过物理挤压的方式在材料表面包覆4T1癌细胞膜,制得包覆细胞膜且具有GSH响应性的载药纳米凝胶,即DTX/USIO@PEI NGs/siCD47@CM(图1)。
材料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仿生纳米凝胶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胶体稳定性和GSH敏感的药物释放性能(图2)。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DTX/USIO@PEI NGs/siCD47@CM具有优异的免疫逃逸能力和同源靶向能力,通过DTX介导的细胞周期阻滞,仿生纳米凝胶能够显著诱导4T1细胞发生凋亡和产生ICD,并通过siCD47介导的基因沉默,有效抑制肿瘤细胞上的“不要吃我”信号,进而恢复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图3-4)。体内动物实验结果表明,DTX/USIO@PEI NGs/siCD47@CM能够在肿瘤部位特异性聚集,具有优异的T1 MR成像效果和化疗效果,同时阻断CD47和PD-L1免疫检查点可以使巨噬细胞重获吞噬活性的同时极大地促进效应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并抑制肿瘤肺转移(图5-7)。
图7经不同治疗后肿瘤组织中(A)CRT、(B)CD4+T细胞、CD8+T细胞和(C)CD206、CD86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D)经不同治疗后脾脏部位的CD4+T细胞、CD8+T细胞和Tregs细胞的流式分析;(E)经不同治疗后小鼠肺部的照片和(F)对应的H&E染色,标尺为5 mm。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hm.202300967
- 东华大学武培怡/雷周玥团队《Nat. Commun.》:离子凝胶实现仿生学习、记忆和自主决策功能 2025-05-19
- 南京林业大学吕建雄/多伦多大学颜宁 Mater. Horiz.:具有梯度润湿性的仿生木质楔形表面用于增强定向液体输运与高效雾收集 2025-05-19
- 天大封伟教授团队 Adv. Mater.:当仿生设计遇见机器学习 - 未来智能热管理材料 2025-05-17
- 山东大学栾玉霞教授团队 Nat. Nanotech.:发现解决CAR-T细胞疗法实体瘤疗效受限的有效方法 2025-05-20
-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外泌体包裹的响应性树状大分子纳米凝胶可实现急性肺损伤的免疫调节和抗氧化联合治疗 2025-05-15
- 东华大学史向阳/沈明武团队 Acta Biomater.:仿生含铜纳米凝胶用于磁共振成像引导的肿瘤化疗-化学动力学治疗-免疫治疗 2024-10-03
- 重庆大学蔡开勇/冯茜团队 ACS Nano:基于自编织技术制备的GSH响应性和H?S自生成纳米笼用于优化肿瘤免疫治疗 2024-04-04